基金会规划
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矿山安全发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时期。基金会作为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所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尘肺病防治公益慈善事业新局面。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和尘肺病攻坚行动,以尘肺病防治“遏制增量、保障存量”为目标,以服务矿山安全发展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建设健康企业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护矿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根本目的,准确把握进入新时代、新发展、新格局对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新要求,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群众,坚持“三个转变”工作思路,发挥基金会慈善窗口作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会尘肺病防治公益慈善事业职责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目标任务:
1.确保一个评估。2023年,将迎来民政部第四次对我会工作进行等级评估。民政部开展的对全国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是实施国家监管、依法治理、业绩考核的重要手段,同时授予相应的公募资质,享有相应免税资格。等级评估标准细、要求严,是综合考评一个社会组织是否依法办会,运作规范,党建合格,业绩优秀的重要标志。我们要时时事事对标对表,确保我会等级评估4A级资质,努力向5A级进军,打造“小而美”,“小而强”的公益性慈善基金会。为服务国家矿山企业安全发展和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立新功。
2.着力提高两个能力。雄厚的资金善款(含实物)和有影响力的公益慈善项目是一个基金会履行使命和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十四五”期间,基金会全体同志要聚精会神、群策群力、开拓创新,着力提高募集资金能力和项目建设能力,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工作实力。
3.坚持“三个转变”工作思路。“三个转变”即是工作思路,也是工作方法,是我会工作得以拓展、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三个转变”不动摇,面向全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4.实现四个奋斗目标。一是资金募集(含实物)达到2~2.5亿元;二是救助患者人数每年3万人次以上,“十四五”末要达到15~20万人次;三是定点医院增加到100家左右;四是品牌项目上新台阶,打造2~3个影响力较大的品牌项目。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党建带会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引领力。我们要按照应急管理部党委、民政部和国家矿山安监局党组的要求,坚持党对基金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学习总书记坚定的信仰要求、鲜明的人民立场、强烈的历史担当、科学的思维方法,把“两个至上”作为根本价值遵循,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尘肺病防治攻坚战作为最坚定的信念,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基金会改革发展。在融入安全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中担当重大使命,在服务矿山企业安全发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和尘肺病攻坚行动中有所作为。
要坚持以党建工作促业务发展,第三届理事会成立后,完成基金会党支部换届。要深入贯彻国家矿山安监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和日常党性党纪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党支部。要重视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争取事业编制,吸纳各种人才,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公益慈善队伍,将专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有效结合,提高政治站位,以鲜明的政治担当,全面提升我会全体同志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确保“国”字头基金会姓“党”。
(二)突出服务矿山企业安全发展和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两个重点,打造基金会品牌项目。基金会要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党组领导和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指导支持下,依托资源优势、平台优势,贯彻国家关于粉尘和尘肺病防治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源头治理”的方针,助力矿山企业安全发展,建设健康企业,打造“智能化矿山公益项目”品牌,从根本上实现粉尘和尘肺病防治源头治理。打造“健康企业创建公益项目”品牌,资助开展评选企业“健康达人”活动,持续推进企业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确保矿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打造“安全和健康文化进矿山公益行动”品牌,继续捐赠智能收视终端,完善公益课堂机制,丰富公益课堂内容,助力政府部门和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三)依托定点医院,全面建设防治、科研和慈善基地,打造基金会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安全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矿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职业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机遇,助力定点医院提升综合能力建设,依托定点医院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和尘肺病攻坚行动中发挥重要支撑力量,开展尘肺病防治理论、临床课题研究,救治救助更多的尘肺病患者,加强学术交流和医护人员培训,打造基金会核心竞争力。
(四)深化基金会自身改革,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社会公益组织募集资金困难、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基金会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积极作为推进自身建设。
1.加强内部管理和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基金会法人治理体系,推进二级机构的精简、优化工作。严格管理二级机构和专项基金,持续建立市场化竞争机制,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引进人才和学习培训,实现自身建设有突破、考核方式有突破、业务管理水平有突破,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降低基金会运转法律风险,重视发挥监事会内部审计监督作用,保障公益资金安全;以推进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突破口,推进创新组织方式,优化组织机构,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2.加强对外宣传和信息化建设。面对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和新时代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基金会信息化建设。一是构建以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为核心的信息发布平台,加强网络宣传推广力度,打造患者救治救助和职业健康宣传教育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的“网上家园”;二是与各大网上公益平台和知名互联网企业合作对接,推进“网上公益”,开辟便捷、规范、畅通的网上公益募资渠道;三是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公益捐赠、善款追踪、透明管理等方面的运用,构建资管大数据平台和防篡改的捐赠信息查询体系,增强信息发布与搜索服务的权威性、透明度与公众信任度。坚持增强网络募集能力,重视新闻宣传和活动宣传,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主题笔会、文艺演出、专题报道和慈善募捐公益行动。
3.加强调研工作和募资能力建设。我们要到各类矿山企业调研、到定点医院调研、到尘肺病患者集中的地区调研,助力政府部门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助力企业建设智能化矿山和健康企业,助力定点医院开展救助救治和提升综合能力,助力尘肺病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和子女助学。探索建立“智能化矿山发展公益基金”和“创建健康企业公益基金”,面向全社会,国企和民企并重,现金与实物并举,联合在京社会组织共襄善举,广泛结交社会贤达,重视发展对外合作机构,实现企业募集和个人募集、线上募集和线下募集并进,把募集善款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